胃食反流的发病元凶本文发表时间:2012-8-7 来源:jk100f.com 标签: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此疾病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胃灼热、反酸、胸痛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而引起咽喉炎、哮喘、肺炎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 以下了解一下疾病的发病原因,病因①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②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发病机制正常人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常发生在白天餐时或餐后。生理性反流为时短暂,不损伤食管黏膜,常无临床症状。病理性反流是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控制症状,防治重要并发症,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治疗上以改善抗反流屏障,增强食管的廓清能力,增快胃的排空,抑制冒酸分泌及提高冒黏膜的柢抗力为主,并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一旦被此疾病困扰,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限制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食物,如脂肪类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含酒精的饮料、酸性饮食、辛辣食品等。避免饱食。应戒烟、限制饮酒、改变增高腹压的生活方式,如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穿宽松衣服,避免牵拉、上举、弯腰、紧束腰带等,尤其对于立位反流者,还应治疗便秘。对于卧位或夜间反流或有咽喉部症状者,应抬高床头;对于餐后反流者,白天进食后不宜立即卧床,而在晚上睡觉之前 不要进食。 (18)(33)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