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药的轻重本文发表时间:2010-8-29 来源:jk100f.com 标签:安全用药
在日常生活中,服中药一定要注意,专家告诉我们解表药亦称发汗药,以至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称之为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生姜、薄荷、紫苏、桑叶等。服用该类药后,当立即卧床休息,根据季节如天气冷者盖厚棉被,热天盖毛巾被,或添加衣服,或用热水袋保温,目的是帮助出汗。夏季要注意空气流通,以防室内闷热,但应避免穿堂风;冬季服热粥,或葱白、姜汤或红糖水等。此“汗为心之液”之故,尤其是温热毒邪受侵,汗过最易耗伤津液,应掌握分寸。对于那些身体较弱的老年人应慎用,以免带来一些不良症状。 泻下药可有效制止腹泻或滑利大肠,促使排便。根据其作用与适应证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攻下药如大黄、芒硝、番泻叶等;润下药如大麻仁、郁李仁等;峻下逐水药如甘遂、大戟、芫花及 等。其中攻下逐水药和峻下逐水药泻下作用峻猛,尤以后者为甚,润下药能润滑肠道,作用缓和。服药后若腹痛剧烈,泄泻不止,或腹泻不多,但频繁呕吐,大汗淋漓,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向医生说明,以免治疗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此药不可多用,见效即可。 涌吐药俗称催吐药,我们在服药前,用宽布条或长毛巾紧束脘腹,服药后十几秒钟不吐时,可用洁净的鹅毛或手指轻轻触及咽喉部或多饮热开水以助药力,吐后松解皮带。若昏眩或呕吐不止,应及时予以解救。呕吐以祛除病邪和积滞为度,切勿过量,以免过度耗津伤气。心脏病、失血症患者或有吐、咯血病史及体质虚弱、老人、小儿、妇女胎前产后,以及素患头眩、心悸、劳嗽喘咳等证,均当忌用。若非用不可,一定要根据医生们的建议服用,安全用药以免发生意外。 (54008)(136)(125) 相关文章
|
|